平阳经济开发区

一、历史沿革

1994年8月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题会议纪要﹝1994〕26号)成立浙江省平阳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建规发〔1998〕101号),同时成立了平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04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对全国开发区进行土地清理整顿,平阳经开区规划区内经核准除去中东部1.4平方公里基本农田,确定平阳经开区规划范围8.28平方公里(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第12号)。2018年经国家重新核准后面积为5.47平方公里(国土资源部公告〔2018〕第4号)。2012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了该方案(浙政函﹝2012)59号)形成“一区四片”格局,整合提升范围为52.0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国家核准面积8.28 平方公里,已授权管理面积6.06平方公里(站前片区3.32平方公里和务垟片区2.74平方公里),拟授权管理面积35.74平方公里(包括墨城—西湾海涂围垦区35.14平方公里和垂杨钱仓工业园2.6平方公里)。2014年省政府正式批复产业平台深化整合提升《平阳经济开发区“一区六园”方案》(浙政办函〔2014〕88号),形成“一区六园”的格局。2021 年 2 月,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同意平阳创建智能装备制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 11.22平方公里,依托平阳经济开发区构建“一区两园”空间布局,以“区中园”形式开展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工作。2022 年,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提升,平阳经济开发区形成“一核四区”的格局。

 

 

二、开发区域

2022年按照全省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要求,推进平阳经济开发区由“一区六园”整合为“一核四区”,即东部新兴产业核心区、北部先进制造发展区、鳌江现代服务发展区、中部优势产业发展区、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区,总面积达94.23平方公里。

 

1.东部新兴产业核心区

东部新兴产业核心区,面积为10.67平方公里。该片区共整合1个园区,为原“一区六园”中的滨海新兴产业园(北部实施区)。该片区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创建为抓手,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2.北部先进制造发展区

面积为36.09平方公里。该片区共整合2个园区,包含原“一区六园”中的万全现代产业园,以及“一区六园”之外的昆阳工业区。着力提升机械装备、汽摩配、家具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智能装备产业跨越式发展、时尚轻工重点产业全面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3.鳌江现代服务发展区

鳌江现代服务发展区,面积为10.32平方公里。该片区共整合2个园区,包括部分滨海新兴产业园(南部实施区)、原经济开发区的核准区块及周边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域。该片区主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和总部经济,积极引进研发型、都市型企业,打造集商业、商务、金融、会展、总部经济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服务集聚区。

 

4.中部优势产业发展区

中部优势产业发展区,面积为23.61平方公里。该片区共整合7个园区,其中包含原“一区六园”中的鳌江机电科创园和中部塑包提升园,以及“一区六园”外的麻步工业区、萧江后林工业区、萧江桃源工业区、萧江沿江工业区、萧江千亩工业区5个现状工业区。主要聚焦传统优势产业重塑,做精做强机械机电、新型塑料制品、新型无纺布、花边等产业,打造浙江机电之乡和中国塑编塑包中心。

 

5.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区

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区,面积为13.54平方公里。该片区共整合4个园区,其中包含原“一区六园”中的水头皮革提升园和腾蛟文化创意园,以及“一区六园”外的水头500亩标准厂房工业区、水头建安皮件工业区2个现状工业区。该片区重点推进皮革皮件行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宠物用品产业,积极发展主题旅游、科技服务、展示博览等外延服务功能。引导印刷业向“数字化”和“特、专、精”转型,培育发展创意设计、传媒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机构设置

2021年12月平阳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浙江平阳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浙江平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共浙江平阳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浙江平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平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平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平阳智能装备制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牌子。

 

平阳经济开发区实行统分结合管理模式,其范围覆盖平阳县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萧江镇、万全镇、腾蛟镇、麻步镇、海西镇。内设机构为办公室(挂党建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科(挂统计办公室牌子)、投资促进和规划建设科科技金融科、商贸服务业科(挂一核三区办公室牌子)、公用事业与工程技术管理服务中心(应急消防站)等科室,其中公用事业与工程技术管理服务中心为下设事业单位。

 

四、发展概况

平阳经济开发区一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省级产业平台建设,有力推进平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重要窗口”的实践者,充分发挥工业主战场、主引擎、主阵地的作用。截至2024年,区内规上工业企业数共752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56.25亿元,累计增速6.7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5.51亿元,累计增速7.95%。

 

2024年,平阳开发区紧紧围绕“强城行动”工作要求,加大“项目为王”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新动能。全年完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个,其中单体制造业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根据产业定位、投资强度、亩产亩税、成长性等相关指标要求,建立招商储备(制造业投资项目)项目库,储备亿元以上项目75个,入选省市“百项千亿”计划4个。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45.94亿元。

 

聚焦企业主体培育,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潜力,着力引导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0.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16.47亿元,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6家,新增市级研发中心36家。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市级绿色工厂12家。

 

 

五、重点产业链

平阳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服务业兴县”两大战略,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产业链工作八字方针,以开发区“一核四区”为载体,以构建机械机电、汽摩配、皮革、塑编塑包、新材料等装备制造产业链为主线,建立健全“九个一”工作机制,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瞄准装备制造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以重大专项引领产业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以开放招商强化战略合作,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实施精准招商,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集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开发区在面向世界、接轨国际、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的平台作用,更好地激发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开放,率先实现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引资质量优化发展,继续保持开发区在所在区域中率先发展的态势,为平阳加快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平阳经济开发区招商联系人:符新魁  19883707911

 

 

首页    开发区简介    温州市    平阳经济开发区
2025-05-14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