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经济开发区

一、历史沿革

景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10月,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确认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景宁经济开发区通过委托管理、授权开发、异地开发等体制创新,建成“一区多园”发展平台,即民族创业园、丽景民族工业园、王金洋复合产业园、城北110工业园等各类园区8个,总面积16.39平方公里。2024年开展开发区目录修订工作,调整后景宁开发区总面积为9.2平方公里。

 

 

二、开发区域

  

1.景宁民族创业园。景宁民族创业园距县城8公里,位于澄照乡,功能定位为“产业副城”,是景宁承载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功能的重要平台。2020年底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开发面积2320亩,其中工业用地750亩。2022年12月26日,浙江景宁特色产业平台一期开工(新空间拓展),计划拓展土地面积2942亩,其中工业用地约2000亩。

 

2.丽景民族工业园。丽景民族工业园于2009年设立,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拥有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

 

3.城北110工业园。城北110工业园占地面积274.5亩,主导产业为竹木制品加工。2012年6月企业建设投产,目前园区内共入驻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于2019年11月通过省级第二批小微企业园审核认定。

 

4.王金垟复合产业园。王金垟复合产业园于2009年规划开发,占地面积200.96亩,主导产业为通用设备。目前共有工业企业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

三、机构设置

景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景宁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县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包括对开发区整合提升区域范围的开发建设及企业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目前,景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内设6个职能科室和2个下属事业单位,为相当于正科级行政类事业单位,景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22名。设党工委书记1名、管委会主任1名,管委会副主任2名;内设机构股级职数11名。

 

四、发展概况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商务厅及市县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景宁经济开发区紧紧抓住丽水市工业“二次创业”契机,发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实现生态工业发展新突破。

 

(一)强化企业培育加速动能转换。截至2025年4月末,景宁经济开发区规上企业7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1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

 

(二)推动产城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产业平台的开发建设为景宁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批企业落地园区、人口不断集聚澄照副城,为促进就业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景宁民族创业园可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500余个,动态就业岗位2000余个。人口聚集也不断催生基础生活需求和生产性服务,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优化,大幅提升了园区生产生活品质,有效推动共同富裕进程。

 

(三)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按照副城区的定位推进各项建设,自来水厂、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了澄和社区,开通了公交路线,临时变电站和天然气站建成投运,电力管道配套工程、消防救援站工程开工,加油站、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建设提上日程,有效保障企业需求。

五、重点产业链

(一)建成省级试点示范型特色产业链截止2025年5月,民族创业园引进的75家企业中,有45家是幼教木玩产业链链节企业,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2020年10月景宁经济开发区幼教木玩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工作列入省级试点,景宁经济开发区被浙江省商务厅评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单位。

 

(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2020年10月,景宁开发区承担了“国家扶贫日浙江主场活动”考察点,成为展示民族地区产业链培育特色窗口。2023年12月8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调研景宁宇海幼教装备有限公司,对景宁幼教木玩产业链给予高度肯定,强调指出要立足山区县资源禀赋,培育状大生态绿色产业。

 

景宁经济开发区招商联系人:梅筱滢  0578-5085997

 

 

首页    开发区简介    丽水市    景宁经济开发区
2025-05-30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