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赋能 “长”责明晰 “制”出长效 浙江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评审圆满收官
12月29日下午,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场对接会的召开,2021年度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评审会圆满落下帷幕。收官场由中新社以网络形式进行现场直播,20名专家评审会场“出题”,9家开发区线上“答辩”。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徐高春出席会议。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真舫参加会议并讲话。
胡真舫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充分肯定新一轮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评审会的“产业过硬、专家过硬、评审过硬”,针对“链长制”下一步建设工作,她指出:
一是要提升产业链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和大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把握,开发区所在地党政主要领导要担负起“链长”职责,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
二是要拓展产业链的“宽度”,以全球视野“延链”“补链”,改造生产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创新链,切实推动开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三是要挖掘产业链的“深度”,深入产业研究,聚焦产业特点,做好产业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明晰产业定位发展,结合开发区区位优势、产业链发展现状,不仅做“专”,更要做精做实。
本次新一轮评审会为期一个多月,采用“线上线下、云端直播”组织了八场评审对接会。74家开发区,聚焦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10大产业领域、8 点产业链工作情况,进行轮番上阵“答题”,累计共邀请70多名专家、媒体代表参与,对接企业63家。省政府官方网站、浙江日报头条报道“链长制”评审会信息,中新社网络直播,浙江在线、国际商报、浙商杂志、浙江之声、天目新闻等跟踪报道,体现出整体会议政治站位高、产业覆盖广、工作落实细。
左右滑动查看专家评审
产业链进一步提升。“链长制”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保产业链稳供应链、稳外贸稳外资、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上发挥重要作用,是浙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制度创新。全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从62个开发区66条产业链,扩展至74个开发区81条产业链。其中,12个开发区新增新兴产业链15条。如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绕炼化一体化发展迅猛,今年首次申报“链长制”。
同时,“链长制”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建设,在“碳达峰、碳中和”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新使命中也未缺席。通过评审会,挖掘出一批绿色低碳试点单位,如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率先推行新材料“链长制”,越走越深;平湖经开区迭代升级欧洲(德国)产业合作园,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海盐开发区的氢能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项目,创新“氢的应用”和“人的需求”互联,延伸绿色发展产业链。在与山区26县的“双链长制”共建上,如杭州经开区分别与龙游开发区、江山开发区搭建产业共建、项目共引的合作平台,依据山区县特色生态产业布局智慧能源装备、健康生活等领域。
“链长”作用持续释放。在“九个一”工作机制下,产业链“链长”层级进一步提高、“链长”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一链之“长”既做好产业“研究员”、项目“攻坚手”,还当好企业“店小二”、创新“引导者”,如义乌经开区“链长”由义乌市市长担任、东阳开发区作为新申报试点也建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链长”机制,对产业发展、资源倾斜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培育起一支集产业研究、项目招引、企业服务和专家指导于一体的专业化开发区队伍,为“链长制”提供组织保障。
“链式”招商不断创新。围绕重点产业链和关键环节,建立项目招引、储备和动态管理机制,打造产业招商地图、产业链数据库、合作项目库等,招引一批龙头旗舰型、短板补链型、价值提升型、突破引领型项目。如长兴经开区“链长抓统筹、盟长抓配套、院长抓创新、行长抓融资”的“四长联动”机制,平阳开发区“以商招商”招引世界500强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桐乡开发区绘制“产业链靶向招商鱼骨图”,总结了一批招商经验、模式,为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发挥积极作用。
抓产业链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未来。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产业链“链长制”对双循环新格局下开发区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评审会,提升一批开发区产业链质量、培养一支专业招商队伍、总结一批创新案例、集聚一个专家智库。会后,将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公布一批产业链“链长制”示范试点单位,包括绿色产业链“链长制”和“双链长制”试点,推出“一区一链一策”。
本次评审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为深化“链长制”工作机制提供宝贵经验,期待在未来看到开发区更为精彩、创新的“答卷”。
左右滑动查看产业链“链长制”评审会各专场回顾
点击下方直播链接可观看回放: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b/df4223375hatzwis.shtml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精彩回放
✎来源 | 省商务厅开发区处
✎编辑 | 沈 含
✎审核 | 王琬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