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真抓实干 谋定快干 努力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2023年,在“五年大变化”的答卷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广州开发区视察,为开发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开发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广州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决扛起“经济大区”责任担当,实现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产业建设注入新动能、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开放合作拓展新内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等,努力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前列当尖兵,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本。

 

迈入2024年,广州开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放松,向“高”发力、靠“质”取胜、以“量”促稳,锚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不低于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0亿元、增长11%,其中完成工业投资620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发展目标,切实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全省全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湾顶领航、区域协调

  打造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先行区

 

 

 

 

 

抢抓“一点两地”战略主动。深度参与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持续用好穗港合作“一区一园”等重大平台,发挥海归小镇作用,推动完善南粤侨创基地布局,吸引更多港澳台资本落地落户。升级“五乐”计划,完善港澳青年来穗发展的便利化措施,提升青创基地实质性运作水平。深化与新加坡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交流,发挥中欧、中俄等国际合作平台作用,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三城联动”能级提升。知识城争取提升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项目,争创中新数字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快中新二期合作示范区、知识城综合保税区等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广州活力创新轴北极点。科学城深入建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加快国创中心研发及中试基地、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开发,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业态,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海丝城深入实施“西区振兴”计划,推进长洲岛全面优化提升,大力发展海丝数字、海丝贸易、海丝文旅、总部智造等新兴产业,全力创建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先行区。生物岛加快“一岛多园”和新地标产业集群建设布局,发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作用,构建“生物岛研发+三城生产”“生物岛总部+三城基地”产业协同模式,打造国际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引领区。

 

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样板。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乡村振兴“百大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一街一主业+N”产城融合行动和“一村一特色”工程,着重推动新龙镇典型镇和省级城乡融合示范试点建设,深化“一港两园三院”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抓好特色精品村迳下片区示范工程、大坦麦村科创服务田园综合体等典型培育,持续推进贵州黔南东西部协作及与清远、从化、龙岩等对口合作,大力推进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一区三园”高效协同发展,加快推动知识城与周边四镇共建创新拓展区,持续强化与增城、从化等区域的交通互联互通,打造区域协调发展主引擎。

 

坚持制造立区、智造强区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黄埔样本”

 

 

 

 

 

提升招商引资“新高度”。完善“一把手”招商机制,进一步加强产业对接、项目规划,锚定世界500强等领军企业和带动效应明显的优质项目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特色招商,积极对接新加坡、日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市场、抢订单、招项目、引人才。全力推进招商筹建“123”行动,用好“筹建16条”“用电10条”等改革措施,发挥并联审批工作专班、重点产业项目攻坚专班作用,力争全年实现180个项目动工、120个项目投试产。

 

抢抓新质生产力“新风口”。抓好工业项目投资,加强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新产业新赛道的前端布局,重点打造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等12个重点特色园区。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设新型建筑工业化平台,打造一批房屋装配式建筑先行试点。加快海丝城、科学城、知识城三大高端商圈建设,推动晶东等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加快发展美妆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打造1个服务发展区加若干个生产基地的“1+N”新型制造模式。

 

实施传统产业转型“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加强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的运用推广,推动200个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全年实现15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加速,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有效支撑,全力支持小鹏、粤芯、百济等重点企业产能爬坡。推动未来产业蹄疾步稳,深挖氢能与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机遇,超前布局脑机接口、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加快建设新型建筑工业化平台,全力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云智一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科教兴城、自立自强

注入创新驱动澎湃动力

 

 

 

 

 

增强创新支撑厚度。建强用好“2+3+N”战略科创平台,重点加快黄埔材料院、西电广研院等31个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黄埔专项、“揭榜挂帅”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力争全年科研投入强度突破7%,支持大湾区国创中心、中国石化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对接产业“卡脖子”技术,全力打造一批中试熟化和产业化基地。

 

加快成果转化速度。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大湾区国创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对接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力争完成50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现20个项目投产。

 

提升科创人才密度。围绕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一流人才培育机制、一流人才发展生态,深化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广州·生物医药)等引才阵地,紧扣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加大力度招才引智,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人才超15人、高层次人才100人。持续擦亮“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品牌,推动“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政策落地落实,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生态。

 

坚持和谐至美、人民至上

绘就民生福祉幸福底色

 

建设绿美黄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步伐,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大力推进绿美黄埔生态建设八大行动,完成林分优化、森林培育8500亩,新建公共绿地582亩,建设知识城徒步道。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创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打造公园城市典范,推进23个绿美黄埔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环九龙湖绿野-知识城片区等4个公园城市组团。

 

擦亮文化黄埔。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一街一品牌、一站一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格局。讲好新时代黄埔故事,聚焦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黄埔军校成立100周年重要节点,高标准做好第17届“黄埔论坛”等系列主题纪念活动,谋划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持续挖掘“波罗诞”等民俗文化内涵,探索打造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积极创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加快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擦亮黄埔文旅金字招牌。

 

打造幸福黄埔。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全面落实十件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高品质生活更加可观可感、触手可及。聚焦医疗、住房、就业、交通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积极推进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黄埔杏林”创新谷等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筹划举办“才聚黄埔”线上线下招聘会100场以上,筹建不少于73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全面推进临江大道等32个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微网格治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机制,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 赵冬冬 吴宇婷

 

 

△ 中国开发区网

点击关注中国开发区网微信号

 
 
 

来源 | 中国开发区网

编辑 | 楼昕

✎审核 | 郑宁海

 

首页    研究与思考    智库观点    广州开发区:真抓实干 谋定快干 努力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2024-04-08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