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经济开发区郭必武:以坚韧与智慧引领开发区跨越发展
在浙江的经济版图上,平阳经济开发区如同一颗璀璨明珠,其背后离不开默默耕耘的“拓荒牛”。为庆祝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成立40周年,浙江开发区开展“拓荒牛”优秀事迹案例征集活动,10个开发区“拓荒牛”事迹入选为优秀案例,郭必武就是其中之一。
平阳经济开发区
2012年,初到平阳开发区的郭必武,面对的是一个被逐渐弱化和边缘化的局面。彼时,工业地块被商住出让所挤压,平阳开发区发展空间日益受限。2008年到2012年,平阳开发区20宗土地有12宗是商住出让,只有2宗是工业地块。面对平阳开发区工业版图不断压缩的局面,他积极为企业增资扩产、传统产业发展谋划出路,借浙江开发区第一次整合提升之势,力促平阳开发区在当地区域内统筹规划为“一区四片”。
经过10年努力,平阳开发区内规上工业企业数由原来的130家到现在700来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60多亿元到现在660多亿元,经济总量占平阳县比重从32%到现在90%以上。平阳开发区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在浙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绩效综合考评位次处于中游。
“体制机制改革是开发区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三区合署”后,郭必武面对管委会工作人员对开发区工作职能相对陌生的情况,亲自引导各科室熟悉业务,组织岗位培训,带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他推动下,平阳开发区推行了“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形成了集中统一、精简高效的体制架构,内设机构和人员得到了大幅精简,平阳开发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平阳开发区机械机电、汽摩配等企业属于温州传统型、规模偏小的外贸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品牌意识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其他地方企业产品所取代;为节约成本和资金回笼便利,一些小微企业通过第三方外贸公司来全程代办和外销,造成部分数据外流;加上近年受国际贸易摩擦、技术壁垒、新一轮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下,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为此,郭必武争取商务、经信、法院、银行等相关单位支持,联合组成工作服务专班,深入企业走访调查和组团上门服务,构建“统一协调、分线作战、统分结合”的运行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以最大力度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落地见效。面对部分企业重生产轻贸易的问题,他宣传现代企业理念,助推全程服务,健全企业工贸“两条腿”,助力产销齐头并进齐发展,为平阳开发区整合提速、争先进位发挥积极作用,为平阳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来源 |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