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智领未来 兰溪开发区以新质生产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在浙江省中部,钱塘江蜿蜒而过,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新质生产力的壮美画卷。这里,是浙江兰溪经济开发区——一个传统工业强区向现代智慧新区蜕变的典范。作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兰溪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作风夯实年”“项目绩效年”的要求,加速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赶超崛起多作贡献。

破局:传统产业“焕新” 锻造
新质生产力根基
兰溪曾以纺织、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闻名,但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双碳”目标推进,传统动能面临瓶颈。如何让“老树发新芽”?兰溪经济开发区以“智改数转”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开辟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

数字赋能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走进浙江万舟控股集团的智慧车间,数字化大屏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从纱线到布匹,每一道工序都通过互联网平台精准管控,监测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产量情况等数据,实现车间数字化生产管理,效益提高12.3%、差错率下降至1%。例如视觉验布系统,通过引入5G技术,进行高精度、全自动布料质量检测,检验速度达到每分钟50到60米,是传统人工肉眼检验的1.5倍以上,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动化业务流程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这家传统纺织企业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集群突围 新兴产业构建新格局
在光膜小镇,光学膜生产基地——“锦辉光电”的生产线上,一张张厚度仅0.1毫米的光学膜正被切割成精密组件,供应惠科、LG、创维、长虹等头部企业。依托这一龙头企业,兰溪开发区集聚了3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全省首个以光学膜特色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2024年,光膜小镇产值同比增长50.5%,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释放。从纺织到光学膜,从水泥到新能源材料,兰溪开发区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立新:新兴产业“聚变”,点燃
新质生产力引擎
如果说传统产业升级是兰溪的“筑基之战”,那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面向未来的“制胜之棋”。兰溪开发区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前沿领域,招引链主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驭能新材料自主研发高性能车衣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4年产值7626万元;“欣旺达系”企业总产值超百亿,助力打造“华东锂电兴旺地”。目前,兰溪开发区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49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1-2月,新能源产业产值为18.86亿元,同比增长22.9%,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2.9%。


谋远:厚植营商软实力 培育
新质生产力沃土
营商环境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兰溪开发区深入开展“周三议发展”助企暖企活动,持续擦亮“兰企溪望”增值服务品牌。让企业创业有信心;让项目落地更顺心;让发展经营能安心。围绕“ 1+4+X”产业布局及年度工作目标,追溯产业上下源头,配套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手续跑办力度,争取更多优质项目列入上级计划盘子,为项目建设赢得更多助力、更好环境。


向绿:低碳转型“先行” 定义
新质生产力底色
在兰溪开发区,“绿色”不仅是发展底线,更是竞争优势。
欣旺达浙江锂威产业园不断加强数字化工厂管理、智能化物流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系统。2024年,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浙江欣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标志着3家企业全部实现“碳中和”,产业园也成为欣旺达旗下、兰溪首个“零碳园区”。
兰溪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构建低碳高效的新兴产业集群,为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厚植生态底色、注入强劲动能。


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远征
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创造,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兰溪开发区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发展逻辑。这里,每一天都在诞生新的技术突破,每一处都在涌动创新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兰溪开发区不仅是浙江“重要窗口”建设的精彩缩影,更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变革的无限可能。未来,这座创新之城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新质生产力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

✎来源 | 兰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