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更优化 衢州智造新城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

 
 

日前,《每日商报》聚焦营商环境提升,通版刊发报道《衢州智造新城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一起来看看。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营商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在浙江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背景下,衢州智造新城以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通过构建企业社区服务体系、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等举措,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成为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的典范。

 

 

首创企业社区模式

打造家门口的企业服务中心

面对辖区117平方公里、3200多家企业和11万多名职工的管理服务需求,衢州智造新城创新性地将城市社区治理理念引入产业园区,建设了5个工业企业社区,构建起“园区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四级联动体系。每个社区配备专业服务团队,形成“1+3+N”网格化服务架构,实现政府服务资源精准下沉。

“我们高新企业社区设有4个网格,36名工作人员服务146家企业和91个微网格,确保每个企业都能得到及时响应。”衢州智造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做法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并获得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推广。

 

2024年初,衢州智造新城辖区内的杜邦工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河南某公司合成塔加工业务进入交付关键期,但设备运输却遭遇难题。其产品超长、超宽、超重,厂门口道路条件限制,设备难以顺利出厂。若不能按时交付,企业将面临巨额损失。

衢州智造新城高新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网格员第一时间将问题研判列入红色困难问题清单,启动“1+3+N”常态化网格化服务机制。随后,高新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协调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多个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各部门发挥职能,针对设备出厂诉求深入研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成功办理道路隔离带拆除和绿化苗木审批手续。在设备运输过程中,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全流程”管控服务,数次走访了解运输方案、陪同企业咨询事项、查看安全防护措施,并联系交警部门开展交通管制,最终确保两台设备顺利出厂。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衢州智造新城政务服务的高效与精准。

 

 

数字赋能“企呼我应”

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除了首创企业社区模式,畅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纳米”,衢州智造新城还通过数字赋能,迭代升级“企呼我应”系统,实现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管委会、市营商专班三级联动。系统深化企业诉求、督办、统计等应用模块,完善企业诉求闭环处置机制,进一步丰富服务场景、优化交互体验、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了“诉求接办、流转交办、跟踪催办、督查考核”的企业综合服务数字平台。

图片

数据显示,自2023年4月以来,通过该系统累计收集企业诉求1090项,解决1086项,解决率达99.63%,有效处置率和企业满意率保持在99%的高水平。这种高效的政务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增值服务清单是智造新城精准服务企业的重要工具。园区编制了“8+1”增值服务清单,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在法定政务服务事项外,提供政策、法治、知识产权、人才、科创、金融、开放、诉求以及社会化服务等全方位支持。

同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衢州智造新城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量身定制的服务套餐,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为初创企业打造“微管+”增值服务模式,在中小微创业园组建企业服务中心;为成熟企业强化产业链服务,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

 

自2024年“微管+”改革以来,已在多个小微园组建“微管+”企业服务中心,进驻80余项服务事项,引入40家第三方市场化主体,为200余家小微企业解决50余个重难点问题。对于成熟期企业,依托营商中心和企业社区联动,及时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并通过复盘分析,将解决共性问题的经验固化为制度成果。2024年10月以来,累计走访服务69家企业,解决14个重难点问题,为企业间接降本增效600余万元。

 

 

深化产城融合

打造“五链”融合新生态

为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美好都市,一直以来,衢州市坚守“创新”底色,提前谋划,通盘布局,以“规建治”一体化为抓手,探索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园区实施了161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约50亿元,改造建设道路48条,建成城市道路23.2公里、综合管廊5公里,新增停车位496个。同时,新建改造职工公寓4766套、商品房1549套,全量开工5处保障性住房项目。东港医院、缤纷水街等一批生活配套项目有序推进,东港凤凰青年城提档升级,衢州智造新城实验学校正式开学。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也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实现了真正的产城融合。

图片

人才引进与培养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关键。园区高位谋划科创平台“1448”建设体系,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去年新入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技术交易额达23.36亿元。通过举办“南孔精英”计划创业创新评审、高校人才周和博士衢州行等引才活动,新签约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28个,引进青年博士35人、硕士622人、青年大学生7037人。这种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近几年,衢州智造新城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也带来了丰硕成果,培育、吸引了巨化股份、衢州发展、中巨芯等多家优质上市公司。2023 年,园区共招引100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高达899.1亿元,其中不乏多个百亿级和五十亿级以上的大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培大育强上,新增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众多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像一道新能源成功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了衢州相关领域“零”的突破;巨化、金瑞泓、中巨芯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彰显出企业的强劲实力和行业引领地位。

 

下一步,衢州智造新城将重点打造1—2个“五链”融合场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努力建设长三角营商环境新高地。

 

来源 | 每日商报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

 

 

 
 
 

 

首页    最新动态    新闻资讯    营商环境更优化 衢州智造新城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
2025-04-23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