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综合保税区A区
一、历史沿革
嘉兴综合保税区A区前身为嘉兴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办函〔2003〕19号),2005年4月26日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2006年2月28日正式封关运作。2015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整合优化为嘉兴综合保税区,2016年12月7日开关运作,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及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
二、机构设置
2003年7月4日,嘉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设立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与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2015年7月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更名为嘉兴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现作为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机构,在嘉兴市委、嘉兴市政府领导下,对嘉兴综合保税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实施。
三、发展现状
嘉兴综合保税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宁波栎社四大国际机场立体环绕,基本实现了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是“长三角”沪、杭、甬 、苏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嘉兴综合保税区距离嘉兴港2.5公里,是浙江北部唯一的出海口和海上对外贸易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截至目前,嘉兴综合保税区A区共有注册企业90余家,其中加工制造类企业16家,物流分拨类企业35家,贸易和电商类企业4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家,限上服务业企业5家。近年来,嘉兴综合保税区A区聚焦高质量招商,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世界传感器隐形冠军德国西克、上市公司挂面行业领头羊克明面业等一批高质量外资和知名企业入驻落户,培育了欧洲最大网络耗材经销商维柯打印等一批高质量行业冠军。
四、发展特色
嘉兴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批示精神,以争先进位为目标,自贸区政策复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建设高质量综合保税区,打造开放型外贸服务平台。
作为浙江省首个由出口加工区转型设立的综保区,嘉兴综合保税区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嘉兴港区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不断发挥综保区特殊优势。2024年嘉兴综合保税区A区进出口额149.7亿元,是嘉兴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嘉兴综合保税区立足功能型园区基础,发挥“保税+”政策 优势,以“高端装备制造(维 修)、健康食品生产(销售)、 大宗商品集散(加工)+跨境电商”的“3+1”主导产业为支撑,通过构建“两区两平台”, 将嘉兴综保区打造成为服务嘉兴市高水平高能级对外开放的综合服务型综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