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经济开发区
一、 历史沿革
2001年1月,根据《关于成立温州东瓯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永政办机〔2001〕2号)精神,永嘉县委、县政府成立温州东瓯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2003年12月,县政府撤销温州东瓯工业园区名称及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永政发〔2003〕253号);2004年9月,成立浙江瓯北泵阀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永编〔2004〕29号);2006年8月,永嘉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66号公告和浙发改委产业〔2006〕712号文件精神,设置浙江永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3年12月,根据《永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瓯北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和5个街道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永编〔2013〕72号),浙江永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挂靠东瓯街道办事处,简称“东瓯街道(工业园区);2017年8月,根据《关于确定浙江永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机构规格的批复》(温市编〔2016〕89号)文件精神,设置浙江永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正科级;期间与瓯北街道“区街合一”;2019年1月,根据《关于永嘉县局级事业机构调整审核的批复》(温市编〔2019〕7号),浙江永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永嘉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心;2019年12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合设立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等的复函》(浙政办函〔2019〕92号)文件精神,永嘉整合瓯北、黄田、三江、乌牛等工业区块,获批成立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2020年3月,因机构改革调整,永嘉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心变为县政府直属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正科级(永编〔2020〕11号);2020年6月,永嘉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心调整为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正股级事业单位(永编〔2020〕28号);2021年2月,经省科技厅和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增挂永嘉系统流程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牌子(浙科函成〔2021〕13号),开发区管委会与高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为永嘉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二、开发区域
2019年12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整合设立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等的复函》(浙政办函〔2019〕92号)文件精神,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包括瓯北、黄田、三江、乌牛等四个街道。其中瓯北区块规划面积7.26平方公里;黄田区块规划面称1.13平方公里;三江区块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乌牛区块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
2022年,根据全省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要求,在整合原永嘉经济开发区、永嘉系统流程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新增8个乡镇级工业园区整合纳入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深化整合提升后规划面积由原11.58平方公里拓展到20.24平方公里,分别是:(1)东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园,面积8.74平方公里,东至41省道,南、西至瓯江,北至山体;(2)滨江高新产业发展园,面积3.41平方公里,三面环山,西面楠溪江,东至山仓村,南至樟岙村,北至沙头石埠村、高浦村,西至楠溪江;(3)乌牛物联智造产业发展园,面积1.28平方公里,东至乌仁路,南至104国道,西至岭下村,北至鸭鹅村;(4)永临时尚产业发展园,面积6.80平方公里,东至小京岙,南至瓯江,西至白沙村,北至墩头村。
三、机构设置
2020年11月,永嘉县委、县政府下发《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办字〔2020〕14号),确定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开发、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内设综合科、经济发展科、规划管理科、工程管理科、招商服务科等5个科室。管委会下设1个正股级事业单位(永编〔2020〕28号),即永嘉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四、发展概况
近年来,永嘉开发区充分发挥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集聚作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源动力、硬支撑,助推永嘉县2024年首次斩获全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
2024年,永嘉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8.4亿,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70.6亿,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开展合作共建并入选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泵阀、教玩具成功入选省级“新星”产业群,依托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组织申报的LNG低温阀门项目入选省级专利导航项目,成功举办浙江省专利导航项目启动活动(智造领域温州专场),获评市级绿色低碳园区,辖区内迦南科技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特技阀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五、重点产业链
永嘉开发区通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平台建设和产业集聚,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系统流程装备、时尚智造、教育智能装备三大支柱产业。
①系统流程装备产业:系统流程装备产业形成了包括产品研发设计、铸锻件加工、相关配件供应、整机制造、检测、销售、科技及信息服务中介等各环节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涉及铸造、锻造、配件生产多个领域,包括阀门驱动装置、阀杆、球体、标准件、专业热处理、泵阀检测设备、专机制造等生产企业。产品共计3000多种,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规模最大、企业最集中、品种规格最全的泵阀产业生产基地,拥有“中国泵阀之乡”、“国家火炬计划泵阀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4张金名片。
②时尚智造产业:时尚智造产业以鞋服行业为主,拥有报喜鸟服饰、东蒙集团、奥康鞋业、红蜻蜓鞋业等一批知名企业。近年来,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利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实现大批量个性化定制,西装、皮鞋制造工艺和品质领先全国、享誉世界,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同行业前列,报喜鸟全省率先入选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红蜻蜓旗下的惠利玛平台以“AI+产业大脑”赋能鞋履行业研、产、销全链路,入选全国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全市唯一)。
③教育智能装备产业:教育智能装备产业产品覆盖室内(外)游乐设施、康体健身设备、桌面益智玩具等八个大类上千种系列30000多个品种,远销国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汇集了亚龙、育才、凯奇、奇特乐等国内外知名的教玩具产品企业,是全国重要的教玩具专业化“产、研、学、供、销”基地,拥有“中国教玩具之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教玩具制造基地”、“国家级玩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中国教玩具流通中心”等4张金名片,“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县”、“浙江省教玩具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中国质造·浙江好产品块状生产基地”、“浙江省(教玩具)区域名牌”、“浙江省教玩具特色小镇”5张省级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