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济开发区简介

一、历史沿革

1992年8月,海宁市政府成立海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4年5月,海宁市政府批准海宁市海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海宁经济开发区;1997年12月,海宁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9月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建立上海漕河泾海宁分区,为沪浙首个省际合作园区;2012年3月,海宁经济开发区与尖山新区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主体对外招商的联动开发体制;2016年,海宁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2021年,根据新一轮深化整合提升工作要求,海宁经济开发区以当时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整合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钱江工业园区、斜桥工业园区、盐官工业园区、尖山新区、袁花工业园区等园区,组建新的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形成“一区三片”空间布局。 

 

二、开发区域

新组建的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为“一区三片”〔“一区”为现有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三片”为三桥片区、尖山片区、盐官片区〕;管理范围131.7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控制范围100.9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泛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

 

 

三、机构设置

2021年9月,海宁市委办公室、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中共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海室字〔2021〕5号),确定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嘉兴市委、海宁市委关于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设综合部等5个内设机构和企业服务中心等2家事业单位机构。

四、发展概况

海宁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担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平台、主力军、主引擎作用,全区现有规上企业1141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12家,创业板上市企业2家。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8.5亿元,同比增长8.3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59.1亿元,同比增长13.21%;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6.6亿元,其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9.52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06.9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319.0亿元,同比增长0.82%;实到外资18583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10.9亿元。2020年度位列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2023年入选省第二批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

 

 

五、重点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漕河泾海宁分区、泛半导体产业园、东区智慧港等区域平台建设发展,海宁经济开发区不断“强链、延链、补链”,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以泛半导体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新兴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已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泛半导体产业获评省“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当前,海宁经济开发区已逐渐形成了时尚产业、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两大核心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汇集了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万凯新材料、海利得新材料、海象新材料、火星人厨具、美大实业、卡森实业、长海包装、天通控股、晨丰科技、芯能科技、安正时尚、红狮宝盛、日本鐡三角、宝捷机电、立昂东芯、博菲电气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海宁经济开发区将以创成国家级开发区为总目标,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以扩容提质、转型发展、产城融合,打造“杭州湾时尚产业基地,智能制造高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全力建设“‘芯’兴产业区、国际时尚区、创新合作区、航空产业区、绿色示范区、品质新城区”,全面建设高品质产业新城,朝着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建设不断向前!

 

 

 

首页    开发区简介    嘉兴市    海宁经济开发区简介
2024-05-15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