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开发区:服务创新实现提速升级

 

 

 

2024年以来,南浔区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南浔经济开发区上合区智能制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菱湖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两大标志性点位,掀起了项目招引新热潮,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拓宽了平台发展新空间。

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上合区智能制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赛腾精密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7.7亿元,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1万平方米,而建设周期只有440天,这给项目推进提出更高的要求。

 

浙江大东吴杭萧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赛腾项目负责人关啸说:“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前期的手续审核,还有中间验收。按照正常的验收方式和手续,可能时间会比较长,这个对于我们后期的工期安排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企业的担心,南浔经济开发区及时调整工作机制,会同南浔区重点办、住建、自规等多部门,构建一站式专区服务,全面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间。

 

南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季琛贤说:“创新探索分期分幢分层验收等项目梯度推进机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解决项目开工慢、验收难、涉及部门多、交叉审核手续繁杂等问题,有效缩短了项目投产时间。”

 

模式的创新,让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现在项目已经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这得益于南浔开发区推出的分段式验收新模式,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工期。

2024年,南浔经济开发区上合区智能制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累计开工入库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竣工7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2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制造业投资39.3亿元、增长22.3%。新招引3亿元以上关联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超215亿元。新的一年,南浔经济开发区将紧紧抓住沪苏湖高铁开通的历史机遇,全力打造全省三领先的新型产业平台。

 

南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新光说:“我们开发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牢牢聚焦三年翻一番、五年破千亿的目标,聚焦全市八大新兴产业链,用好沪苏湖高铁开通的交通优势,确保明年新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确保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20亿元。”

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核心在项目,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的一年里,菱湖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针对原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与薄弱环节,通过系统性完善与优化各项服务保障要素,让这个传统化工园区焕然一新。

2024年7月,湖州市首个工业污水处理项目——菱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日处理1.5万吨的工业污水。

 

菱和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沈忻说:“我们特地在普通城镇污水处理AAO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相催化氧化技术跟活性焦吸附技术这两项,它更专注于针对污染废水高COD这一项,经过我们处理之后的废水排放能够达到一级A的标准以上。”

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菱湖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通过建立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将园区内的20余家重点企业全部接入管理,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实现动态实时监管。

 

湖州绿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超说:“我们企业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有一些纰漏,这个系统能够及时地提醒和纠正、制止我们,然后让我们在隐患产生的一瞬间就能够及时去修复整改,达到一个安全生产状态。”

围绕功能提能升级,菱湖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从规划、配套设施建设、封闭式管理等方面清单化开展整治优化,一座高品质、功能全的现代园区正孕育而出。

 

南浔区菱湖镇副镇长钟炯炯说:“我们的园区消防站现在已经结顶。另外还有一些双回路的供水供电,我们园区的人才公寓等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也正在全力推进中。我们园区的安全和环保以及管理能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2024年,菱湖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新招引项目8个,完成制造业投资10.5亿元,完成12家非化工企业签约腾退,拓展存量土地269亩,打造“三横三纵” 园区交通网络。接下来,园区将围绕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431”标志性成果群目标,努力推动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南浔区菱湖镇党委书记孙国华说:“我们将持续做好三大转变,一是由引到建,加快园区新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二是实现由小到大,力争园区拓园空间取得新突破;三是实现由量到质转变,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进一步达成合作,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传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本、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领域的产业高地。”

 

 

 

✎来源 | 南太湖号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

 

 

首页    最新动态    新闻资讯    南浔开发区:服务创新实现提速升级
2025-01-16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