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加工业务在台州综保区成功落地
日前,一辆装载着特种越野车的集装箱卡车缓缓驶离台州综合保税区卡口,将通过海运出口尼日利亚。这是台州综合保税区首批出口的加工生产产品,标志着保税加工业务在台州综合保税区成功落地。

此次出口的特种车辆由上海星捷达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星捷达”)台州基地生产。去年12月,上海星捷达作为首批项目入驻台州综保区,开展特种车保税加工业务。
今年初,上海星捷达从中东阿联酋迪拜进口了丰田陆地巡洋舰,在台州基地完成保税加工后,成功生产出这款特种车辆。这是台州综保区首单顺利出口的特种车辆,出口非洲的价格为10多万美元。

“我们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项目指挥部提供安保车辆。”上海星捷达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台州基地项目经理孙健说,“首笔加工订单顺利出口后,公司目前已接到更多类似出口意向订单。后续我们还会生产出各种类型的特种车辆。”

孙健表示,此次特种车辆的顺利出口,离不开台州综合保税区和台州海关的帮助。“在文件审批、报关清关和生产加工等环节,效率显著提升,运营成本降低,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台州海关多次上门对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工作,有力推动了台州综合保税区车辆加工业务的顺利开展。
“作为‘两头在外’的特种车辆加工企业,在台州综合保税区进行车辆加工生产,既能享受综合保税区的通关便利与加工贸易政策红利,又可充分利用台州汽车产业优势、吸纳就业,实现多赢局面。”台州海关驻临海办事处业务二科副科长黄永超介绍,“保税加工业务顺利开展后,台州综合保税区在前期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业务的基础上,业态得到进一步丰富,这也为台州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台州海关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21项政策以及海关总署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23条综合改革措施,围绕地方发展需要和企业诉求,对辖区企业开展“精准画像”、分类施策,推动落地惠企政策“红包”,为打造台州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来源 | 望潮客户端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